搜索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贯彻党的政策 助力退役军人

浊酒为何称琼浆

发表时间:2023-11-14 08:03

浊酒4.png

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,浊酒文化伴随其中。宋朝淳化四年(公元993年)冬,江西“义门陈”氏家族族长陈兢,以本族酒坊酿造的“陈宗浊酒”三担,贡于宋太宗赵光义皇帝,宋皇品饮“陈”贡浊酒龙颜大悦,赐“义门陈酒坊”御诗《赞陈酿》一首:陈酒醇厚耐品尝,空盏尚留满室香;风来隔壁引人醉,雨后开瓶百步芳;传闻琼浆天上有,不知何时到汴梁;今宵畅饮义门酒,恰似李白卧云床。御诗远扬,皇亲国戚,文贤武士,宋朝官民,齐尊皇帝金口,将“陈宗浊酒”称为琼浆。

元朝以前,浊酒遍布全国,元朝始,当朝官府将烧酒(白酒)从阿拉伯地域经蒙古引入中华腹地。元朝官府强行迫售烧酒(白酒),浊酒遭排斥逐渐衰没。至近代,由“义门陈”后人浊酒传承人,独家将“陈宗浊酒”传承至今。

介绍一下当今酒品种类,酒从酿造工艺分为四大类:第一类为过滤酒、第二类为配制酒、第三类为蒸馏酒、第四类为其他蒸馏酒。水酒,黄酒、啤酒、葡萄酒及其它果酒为酿造后免蒸馏的“过滤酒”;用食用酒精勾兑的白酒、及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浸泡的药酒等为“配制酒”;以粗粮为原料酿造、蒸馏的各种香型的白酒为“蒸馏酒”;以细粮为原料、以特殊工艺酿造、蒸馏的浊酒,与以大麦为原料、以特殊工艺酿造、蒸馏的威士忌、及以葡萄为原料、以特殊工艺酿造、蒸馏的白兰地等为“其他蒸馏酒”。本文集中谈谈,以细粮酿造、蒸馏的浊酒,与以粗粮酿造、蒸馏的白酒有何不同。

1、           浊酒与白酒起源不同:

浊酒源于古华夏,由神农氏第七代孙,名医少康,在为人施药治疗背疮时,偶然得道发明的。因此,浊酒蕴藏着华夏“道教”文化精髓:比如道家三七之数,五行之术,男女合酿浊酒的阴阳平衡之规等。

白酒又名烧酒。元朝官府将白酒工艺从阿拉伯经蒙古引入中华腹地,并将引入的白酒称“阿刺奇”,老百姓将引入的“白酒”叫“烧酒”。因此白酒携带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印记,比如伊斯兰文化不准女人进酿房;比如阿拉伯国家地处沙漠地区,物产贫乏,所以白酒用高粱等粗粮酿造;比如阿拉伯地区常年酷热,需要将酒藏到防热的地下、山洞等。对此,明朝药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一书中明确写到:“烧酒非古法也,自元时始创”。元朝官府非常重视酒利,其烧酒专卖制度始于“太宗辛卯年间,《元史.食货志卷2》写到:立酒醋务坊场官,榷沽办课,仍以各州府司县长官充提点官,隶征收课税所,其课额验民户多寡定之。甲午年,颁酒曲醋货条禁,私造者依条治罪”。浊酒因其制作工艺繁复、成本高出烧酒数倍而备受官府打压,自元朝始,浊酒逐渐淡出普通老百姓餐桌。

2、           所用酿酒原料不同:

浊酒发源于华夏大地。华夏物产丰腴,盛产白米(糯米)、黄米(燕麦)、豆仁(白豌豆)等细粮,所以浊酒用三种细粮酿造。白酒(烧酒)发源于阿拉伯地区,而阿拉伯地处沙漠地域,物产贫乏,所以白酒用高粱等粗粮酿造。

3、           酒体外观不同:

浊酒和白酒刚蒸馏出来的新酒相似:清澈、透明、无色,且都是高度酒。时间一长,外观区别非常明显:好的白酒储存较长时间后会略显微黄色,而浊酒颜色在储存过程中会逐渐变成微黄色、桂花色、琥珀色,浊酒陈化为琥珀色后为熟酒,熟酒色、香、味稳定不变。

唐代诗仙李白的“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”;诗圣杜甫的“春酒杯浓琥珀薄,冰浆碗碧玛瑙寒”;南宋陆游的“残花已觉胭脂淡,煮酒初尝琥珀浓”等诗句,都是借浊酒“琥珀”富贵之色来畅抒情怀。而白酒无论存放多久,都不可能变成琥珀色。所以历代文贤武士都偏爱畅饮浊酒。

4、           使用酿酒的酒粬不同:

白酒通常使用五谷杂粮磨粉接种制粬,而浊酒必须使用“本草酒药”与精粮细粉发酵制粬。“酒药”从深山采集七种药食同源的“本草”植物配伍而成。

浊酒采撷山野本草植物秘法制粬,传承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制粬精华。曾有历史学家指出:“浊酒酵粬,是中华古代第五大发明”。用古法酵制的浊酒酒粬有两大特色:一是有效菌种丰富,二是酒粬用量少。经国家科研检验中心检测,浊酒粬中含有数十种微生物种群。浊酒发酵每百斤粮食原料只需用粬300克左右,而白酒发酵酒粬用量是酿酒原料的20%左右。

5、           酒体的组分不同:

“陈宗浊酒”富含人体所需多种营养成分,包括总黄酮、16种氨基酸、维生素E、硒、钙、总酸、总脂、高级醇等。其中总酸、总脂、高级醇含量均高于白酒数倍;氨基酸总和达到了286mg/L;尤其是酒体还富含总黄酮、维生素E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,因而浊酒在古籍记载中有养生、姣颜之功效。

6、           酿造工艺不同:

纵观中外上万种酒品,“陈宗浊酒”是唯一使用“二元发酵法”工艺酿造的“古香型”原浆酒:先固态发酵酿香、再液态发酵酿酒,两次发酵时间长达90天。而白酒是使用固态发酵、或液态发酵或半液态发酵的“一元发酵法”工艺酿造的,不同类型白酒发酵时间有差异,但均低于浊酒发酵时间。

7、           蒸馏工艺不同:

白酒常见蒸馏工艺都是使用单甑蒸馏摘酒,且需要“掐头去尾”。所谓掐头就是酒刚蒸馏出来的少量馏份,含杂醇较高,容易使饮酒人头痛、口渴、呕吐、眼花,要“掐头”去除。“去尾”是为了保持酒体的酒精浓度达到规定度数。

浊酒依照古法,采用蒸馏母甑、蒸馏子甑、凝华甑三甑连体蒸馏摘酒,三甑连体蒸馏工艺为:老君炉将泉水加热成为蒸气,用导管将蒸气输入盛满发酵成熟醪浆的蒸馏母甑,蒸气将蒸馏母甑的浊酒与杂醇蒸气输入蒸馏子甑。蒸馏子甑将杂醇凝为液体排出甄外丢弃,再通过导管将纯净酒蒸气输入“凝华瓶”,“凝华瓶”将酒的精华凝结成液态酒,流入接酒缸内,然后再将接酒缸的新酒移入酒窖储藏陈化数年。

8、           必须勾兑与严禁勾兑的工艺不同

勾兑是白酒的核心工艺,白酒需要靠勾兑统一口感,协调香味,白酒必须勾兑。而浊酒天成,以纯为魂,浊酒严禁添兑任何异物。浊酒必须原浆窖藏,原浆封装,浊酒不含有损人体健康组分。

9、           口感香型不同:

白酒香型分很多种,主要有酱香型、浓香型、清香型、馥香型等。浊酒香型独特,是国家行业管理部门确定为“古香型”的“其他蒸馏酒”。笔者有幸获得品饮“陈宗浊酒”的反馈:有说“兰花香”,有说“木香”,有说“芍药香”,有说“粮食香”...... 再品又有不同感受,总之因人而异,但一点是众口一致:喝多点,不头痛,不眼花、不口渴、不呕吐。

浊酒口感极为醇厚,古籍记载为口感珍奇。且中国自古有煮酒论英雄一说,将浊酒加热至45度左右品饮,口感极佳。而白酒却不宜加热后品饮。

10、      盛酒封装器皿的材质要求不同:

白酒大多采用玻璃瓶封装,且瓶口密封普遍采用塑料材质。浊酒必须采用陶瓶、瓷瓶封装,其原因是陶瓷瓶体有细微孔隙,便于空气交换,因浊酒封装后仍可继续陈化。浊酒封装酒瓶的瓶口封塞,禁用塑料制品。

11、      酿酒人信仰不同:

《荀子》有言“人无礼则不生,事无礼则不成”。浊酒酿工每逢农历初一日、十五日,清晨净手后,必先到浊酒坊“酒神殿”敬香、拜神、誓愿、以信仰的力量自律一丝不苟,真料精作,酿造纯天然“古香型”原浆酒。白酒(烧酒)是“驼”来工艺,浊酒酿工与白酒酿工信仰不同。

12、产品执行标准不同:

白酒酿造工艺和浊酒酿造工艺,执行不同标准,白酒执行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发布的“蒸馏酒”统一标准;“陈宗浊酒”执行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发布的“其他蒸馏酒”单独执行标准。体现国家对浊酒与白酒不同的权威认证。

综上所叙,让我们知道:“陈宗浊酒”是“中国历史老字号”古酿,不同于“过滤酒”,不同于“配制酒”,不同于普通“蒸馏酒”;国家行业管理部门确认“陈宗浊酒”是特殊工艺酿造、富含营养成份的“其他蒸馏酒”。读懂宋代诗人黄庭坚的“浊酒挽人作年少,关防心地亦时须”的诗句,就明白了古人将浊酒称琼浆的缘由了。